丁寶楨的父親丁世棻(原名丁仕棻),乾隆四十九年(1784)出生于貴州大定府平遠州懷忠里右五甲牛場(今織金縣牛場鎮),道光三十年(1850)七月卒于貴州鎮遠府學署,享年66歲,敕授修職郎(正八品文職散官),以子丁寶楨貴,誥贈光祿大夫,咸豐六年(1856)十二月入祀鄉賢祠。
丁寶楨畫像(資料圖片)
丁世棻“專力讀書,功夫亦好”,嘉慶十五年(1810)優貢,道光二十二年(1842)任鎮遠府學訓導。他一生厚道正直,重視教育,良好的家風對丁寶楨產生重要的影響,正如丁寶楨在家信里所說:“則我所親承教訓,其居心行事之厚道、正直,實為吾家積德不淺。”
幼秉庭訓 傳承家風
丁世棻出生于官宦之家,父親丁必榮官至四川保寧府昭化縣知縣。丁世棻讀書用功,在26歲時以優生選送國子監深造。嘉慶十五年(1810)十一月初八日,提督貴州學政錢學彬報部:“題為歲試報部優生共計十二名,謹會同撫臣秉公考驗,選得麻哈州學廩生艾顯宗、平遠州學增生丁世棻二名,堪以送入太學肄業。”此后,他在鄉試中屢次落第,“不能中一舉”。
道光二十二年(1842)二月,58歲的丁世棻以優貢選官,任鎮遠府學訓導,同年七月赴任。道光《平遠州志》卷之二十一“選舉”記載:“丁世芬,嘉慶十五年(優貢),任鎮遠府訓導。”《大清搢紳全書》(道光二十三年春)“貴州思南府·鎮遠府”記載:“復設訓導丁世芬,大定人,優貢,(道光)二十二年二月選。”
丁世棻在鎮遠府學訓導任職8年后,道光三十年(1850)七月初一日卒于鎮遠府學署。丁寶楨從京師趕回鎮遠府處理后事,“先是自京師歸,沿途患瘧,至鎮遠猶間日一發,久不愈。遂值先府君艱,乃知天之以疾困予,欲留侍先府君數月也。不然,病一瘳即促令歸矣”。是年八月,丁寶楨“由鎮遠扶柩回鄉,安葬于本境平寨之青山口”。2000年6月,丁世棻墓被織金縣人民政府公布為“縣級文物保護單位”。
丁世棻元配諶氏、側室魏氏,生有四子,長子丁恩選(恩顯)、次子丁卓選(立如)、三子丁瓊選(寶楨)、四子丁魁選(字梅村)。丁恩選天資聰穎、工于楷書,深受平遠州知州易鳳庭賞識。丁卓選“性剛,豪邁不羈,少時不喜章句(分析古書章節句讀),絕留心時務”,以捐貢代理龍里縣訓導。丁魁選為庠生,恤贈湖北荊州府知府。
丁世棻非常重視對子女的教育,對丁寶楨的影響極其重要。丁寶楨晚年時,在自訂年譜里回憶父親對自己的言傳身教:“四月,始發蒙,讀詩、書、經。”“六歲,先府君命讀《朱子大全》,并讀《四書》朱注(《四書集注》)。”“九歲,始作文。題為‘從我于陳蔡者’一句初作起講,先府君謂意思甚好,命試續作提比(明清盛行之八股文中的一部分)。”“十歲,文始成篇。先府君命:‘自今作文,專習名家,勿學時墨、壞文品。’”由此看出,丁世棻對丁寶楨教育非常嚴格,希望丁寶楨通過科舉走入仕途。
丁寶楨幼秉庭訓,從小接受著科舉入仕、博取功名的教育。丁寶楨不負期望,13歲時參加平遠州歲考,“取列長案(科舉時公布縣考等第名次的長榜)第三名”。14歲時參加大定府院試,“面試頃刻藝成”,得到貴州學政陳鐵橋的嘉獎。17歲時以古學取予優例,“錄入新案第三名”,18歲時參加貴州省鄉試,不幸落第。道光二十三年(1843),24歲的丁寶楨中試第二十名舉人。咸豐三年(1853),34歲的丁寶楨以第二百二十四名的成績考中(三甲)進士,由此走上仕途之路。
在丁寶楨的眼里,丁世棻“治家嚴于子姓,內外不稍假辭色”。他對父親的教誨始終銘記于心,不僅為其修墓立碑,還為其誕辰百年舉行家祭。光緒九年(1883)七月初一日,在丁世棻誕辰100周年之際,丁寶楨在四川總督衙署舉行家祭悼念父親,四川尊經書院山長王闿運在日記里寫道:“七月己卯朔,大雨。稚公家祭,招飲。”
家風正,則后代正。丁寶楨在家信中,常常提及父親的影響,并向子女宣揚良好的家風。光緒二年(1876)五月初十日,丁寶楨在致長子丁體常的信中說:“試思從前我們在家時,一家大小仆婦人等,亦有三四十口,而祖父每年所用至多不過四百金。其間穿衣吃飯,不過不人人穿綢緞,而布衣則每人總有二件;不過不人人吃肉,而每日二三斤肉,亦終年必有,究未嘗十分減色。”說完父親的節儉、忠厚之風,他再對子女諄諄教導:“試思我等果何德、何功,而人受其災,我享其福乎?是皆我祖與父數十年忠厚忍讓之所留貽,天故報之于今日,且所以報之者,亦至優極渥,無以復加!我等處此,必須立志刻苦,遵率祖父家規,再加之以厚道,再加之以謙讓。遇好事則必做,有壞事則必改,庶幾不致獲罪于天,而家道可久。”
光緒九年(1883)五月初四日,丁寶楨又在致丁體常的信中說:“迨至我身,幸博一第(考中舉人),當時已覺僅有,不料又成進士,點詞林(欽點翰林)。試思我之功夫,能如曾祖、祖父乎?不能也,不能而何以能中舉、中進士?此皆祖宗之德澤留貽,以令我身受之也。厥后歷官,外位擢升督撫,是則吾家萬萬夢想不到之事。”在他看來,“而我忽得之,此可見吾家祖宗,累代忠厚謙讓,不敢行一壞事,不敢存一壞心,德之所積,報之于我。而我自問受祖宗之遺蔭,蒙上天之覆育,數十年來回思,并無一德一善一行足以上答天恩、祖德,時深惴恐,懼日久必致顛覆”。
織金縣鳳西書院(資料圖片)
在父親的影響下,丁寶楨為官清廉,并把良好家風傳承下去,對子女多加約束。光緒六年(1880)二月二十五日,丁寶楨在致丁體常的信中語重心長地說:“我日望爾之作一清白官,以增祖父之光,而遺后世之福,爾須深體此意。”
念切鄉關 惠澤桑梓
道光二十六年(1846),丁世棻任鎮遠府學訓導時,積極響應平遠州知州徐豐玉的號召,捐銀150兩,以作鳳西書院、節孝祠修建之款。
徐豐玉經過實地踏勘,“查州書院舊建鳳西,不敷(夠)經費。傳經絳帳(師門﹑講席之敬稱),既乏束修之羊;問字青氈(毛毯),莫繼饔飱(早飯和晚飯)之米。致令觀摩徒切,類聚無常。本州幸拔春華,彌殷秋實,爰分鶴俸(官俸),用策龍文。惟樂奏《九韶》,豈一蘷之已足;裘章五服,集千腋而始成”,于是在《勸捐啟》里發出號召:“愿諸君共切芝培,同敦梓誼?剐南9,永傳夫禮樂詩書;有志斯文,何分于士農工賈。至捐輸成例,詳請褒榮;蛑仁痤^銜,或名標綽楔(時樹于正門兩旁,用以表彰孝義的木柱)。觀高鳷鵲(傳說中的異鳥名),卜他年健翮風生;山著鳳凰,期此日吉光云集。各宜金諾,共體玉成。”
徐豐玉帶頭捐廉銀200兩,勸諭士民踴躍捐輸,共籌銀17549兩,其中:前任山西大同府知府諶厚光捐銀400兩、安南縣教諭黃永祺捐銀300兩、云南易門縣知縣諶厚澤捐銀200兩、貴陽府學訓導黃榘彬捐銀150兩、鎮遠府學訓導丁世棻捐銀150兩。徐豐玉率吏目馬文煥督理監修,并派紳士李國勛等人庀材鳩工,遂使書院和節孝祠落成。
這件事得到貴州巡撫喬用遷的高度贊揚。喬用遷在奏折《請議敘官民捐修平遠州書院祠宇疏》里,云“平遠州書院年久傾頹,州屬向未設立節孝祠,均需修建,以育人材而彰潛德”,請求朝廷對捐修書院、祠宇并捐田收租、積儲義倉谷石的官民,循例給予議敘,“除士民捐數無多,由臣督飭該州獎以花紅(銀)、匾額外,其捐數較多之民人邱裕賦、童生諶厚繼等三十九名,仰懇天恩,交部分別議敘,以示獎勵”,“至平遠州知州徐豐玉……現任貴陽府訓導黃榘彬、鎮遠府訓導丁世芬各捐銀一百五十兩,可否一并交部議敘?”經吏部議敘,丁世棻被敕授“修職郎”,為正八品文職散官。
在丁世棻的影響下,丁寶楨關心家鄉教育事業的發展,不僅設館授徒,把自己的治學經驗傾囊相授,還捐銀重建崇圣祠和鳳西書院、為“興賢義塾”題寫匾額,造福桑梓士林。
道光二十七年(1847),丁寶楨在平遠州城之文昌閣設館授徒,時間長達三年,從游者眾多,其中6人在科舉考試中脫穎而出。27歲時,“始設教于州城之文昌閣,從游者十一人”。28歲時,“是科會試未赴,仍于文昌閣設教,獲雋者四人,補廩生者二人”。29歲時,“設教如舊,獲雋者二人”,直到30歲時才“解館閑居鄉間,復請予設教,不許”。
同治九年(1870)冬,當了解重修鳳西書院出現資金短缺時,任山東巡撫的丁寶楨捐銀600兩作為修葺之資,以解燃眉之急。平遠州知州陳昌言在《重修書院更名文騰記》里,云“書院以歷年兵練炊宿其中,棟樑棄桷朽如也,戶壁欞牖空如也,幾榻廚席蕩如也。漢時學宮南箕北斗,此之謂也。急宜稟請大府,得振興之”,記載丁寶楨捐銀修建書院的事跡,“適東撫(山東巡撫)丁稚璜宮;I來墾款四千兩,更捐廉六百兩,以為修葺之資。蓋諸父老先有亟乞,宮保亦念篤鄉關,而如其所請也”。
同治十三年(1874)冬,丁寶楨在請假回鄉修墓期間,為坐落于化起的“興賢義塾”題寫匾額。光緒《平遠州續志》卷之五“學校”記載:“興賢義塾,在化起蛇場,距城六十里,舉人周光藻、監生王錫恩等捐建,置產延師,誨一方子弟,丁文誠公題曰‘興賢義塾’。”該志卷之八“藝文記”載有諶增模的《興賢義塾序》,云“甲戌(1874)歲,丁文誠公奉命回籍,聞是舉,極力贊美,勉諸君任勞任怨,實力為之,以期久遠。且云鄉場設立書院,體制未合,易其額曰‘興賢義塾’”。在興賢義塾的帶動下,平遠州境內興起開辦義塾之風,可謂“自是文風曰盛”。
光緒十年(1884),任四川總督的丁寶楨捐銀1000兩修建平遠州崇圣祠,以供奉孔子的父母神像。光緒《平遠州續志》卷之二“地理(下)”記載:“甲申十年(1884)重修崇圣祠。學宮歲久頹壞,時鄉紳丁寶楨為川督,捐銀一千兩重建后宮余俱補修完善。”該志卷之五“學校”記載:“崇圣祠,年久傾頹,丁文誠捐銀一千兩重建并修理正殿及前后墻屋。”
丁世棻和丁寶楨念切鄉關,情系故鄉教育事業,對織金人民影響深遠。如今,丁公祠(丁寶楨陳列館)、丁寶楨塑像在平遠古鎮相繼落成,丁寶楨的故事仍在織金廣為流傳。(本文寫作中,參考了《宮太保丁文誠公年譜》《丁文誠公家信》《平遠州續志》《大定府志》《湘綺樓日記》等資料)